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的源代码
←
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zindex |書名=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 |編著= |卷數=二篇同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玄部靈圖類 |正統道藏字號=國 |涵芬樓本冊數=196 |新文豐本冊數=11 |三家本冊數=6 |道藏提要編號=436 |中華道藏分類=道法眾術道法諸經 |中華道藏冊數=30 }} '''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原不題撰人。據考應為金人時雍(字堯民)或其弟子所作,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靈圖類。篇首有無名氏序,謂昔時堯民與「仙君」講論大洞真元之道。「天垂其圖,十有二焉」。據此可知本書乃仙君降授,原本應為十二圖。今《正統道藏》本分十二圖為兩篇,前五圖收入《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後七圖收入《[[上方大洞真元陰陽陟降圖書後解]]》。二者應合而為一。其十二圖依次為:虛無自然之圖、道妙恍惚之圖、太極先天之圖、三儀冥有之圖、氣運之圖、陰陽陟降圖、四象之圖、五行推移之圖、八卦六變之圖、九宮七元之圖、修仙煉真之圖、臣朝金闕之圖。各圖皆先出圖像,後附論說,解釋圖像所含哲理。其說大抵以《易傳》、《[[老子]]》為本,概述宇宙生成演化,陰陽五行運轉推移之理,並加入道教內丹修煉之說。其圖像哲理皆深受北宋邵雍、周敦頤等人圖書《易》學影響,可為研究宋元儒道二教關係之參考材料。
返回至
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