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的源代码
←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zindex |書名=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 |編著= |卷數=六卷 |正統道藏分類=太平部 |正統道藏字號=儀 |涵芬樓本冊數=760-761 |新文豐本冊數=41 |三家本冊數=24 |道藏提要編號=1116 |中華道藏分類=道教科儀科戒威儀 |中華道藏冊數=42 }}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又名《三洞奉道科戒》。原題「金明七真撰」,金明七真乃神仙名號。據考此書實際應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際,最晚在唐玄宗之前已問世。原書三卷,《宋史‧藝文志》有著錄。今《[[正統道藏]]》本六卷,收入太平部。另有敦煌抄本四件(S3863、P3682、S809、P2337),其中P3682、S809兩件不見於《正統道藏》本,當係佚文。 本書為現存早期道教科戒威儀之重要資料。據卷首序言,全書內容可分為兩部分。其一為「指修時要」,分品著錄道士女冠出家修道及日常飲食起居,服飾舉止等方面所應遵守奉行之科條戒規,共五百十二條。其二為「儀範八章」,即八種科儀軌範。有〈誦經儀〉、〈講經儀〉、〈法次儀〉、〈法服儀〉、〈常朝儀〉、〈中齋儀〉、〈中會儀〉、〈度人儀〉等。第一部分相當於《正統道藏》本前三卷及敦煌S3863、P3682、S809抄本內容。第二部分相當於《正統道藏》本後三卷及敦煌P2337抄本內容。但今《正統道藏》本及敦煌本僅存十一品(原書品數不詳,至少應有二十四品),約二百數十條科戒,較原書五百十二條之數相差甚多。儘管如此,本書對研究隋唐官方道教科戒制度、宮觀生活仍有重要參考價值。其中〈法次儀〉載道士分階授度經戒法籙之制度,著錄道書近二百五十種,尤為研究考訂早期道教經典之重要史科。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97頁。 [[Category: 太平部]][[Category: 敦煌文獻]] [[en: Regula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Daois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ripture of the Three Caverns a Dongxuan Lingbao Canon]]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Dzindex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