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弘道(雜誌)”的源代码
←
弘道(雜誌)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__NOTOC__ '''《弘道》'''是[[青松觀]][[香港道教學院]]主辦的文化刊物,宗旨在於深層次地探討、多角度地介紹、廣範圍地弘揚道教文化,內容既強調學術性,亦注重知識性。 ==欄目== 該刊設立的欄目,有道教論壇、道教哲學、道教倫理、道教戒律、道教法術、道教神仙、道教人物、道教經典、道教宗派、道教養生文化、道教基礎知識、道教與科學、道教與教育、道教與民俗、道教與生態環保、道教與文學藝術、道教與音樂美學、道教與其他宗教、道教與現代社會、海外道教、朝山訪道、圖書評介、會議綜述等。 ==各期目錄== ===第四十二期=== '''特稿''' *[[卿希泰]]:在慶祝[[青松觀]]創建六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對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的兩點希望 '''道教論壇''' *胡孚琛:為學與為道 *戈國龍:內在的田野,心性的考古:宗教學研究的另類思路 *陳霞:道教善書對生態倫理的啟發 '''道教經典''' *徐山:《老子》「白--黑」顏色詞的價值取向 *劉泳斯:《李筌陰符經疏》成書年代考 '''道教人物''' *[[尹志華]]:清末[[北京白雲觀]]方丈高仁峒行實 *張應超:道教文化向世界的可喜探索--黃世真道長弘道事跡簡記 '''修煉養生''' *熊春錦:漢代以前黃老學說中的「守一法」 *羅明月:道教飲食中的養生義理 '''道法科儀''' *張振國:禳災遠害驅邪的傳統符咒 *胡小柳:有關《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的訪談 '''文學藝術''' *黃景春:談談《紅樓夢》中的神仙 *陳耀庭:胸中有道,處處有美--讀[[唐誠青]]道長《誠青道人書畫集》 '''當代道教''' *郭樹森、歐陽鎮:論當代道教的振興之路 *[[丁常雲]]:試論道教筥觀管理與社會經濟發展 '''學術動態''' *午火:「探古鑒今--全真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賴全:《[[漢唐道教論集]]》觀點述評 <br> ===第四十三期=== '''特稿 *陳耀庭:全真道詩欣賞又三題 / 陳耀庭 '''道教論壇 *葛榮晉:糊塗哲學與智慧人生--「大智若愚」的現代詮譯 *馬潔身、趙曦:道家道教學說的人文精神 *潘存娟:《道德經》的心理平衡論 '''道教思想''' *張思齊:[[司馬承禎]]《[[坐忘論]]》的結構、修煉的神學思想 *樂愛國:試論[[丘處機]]、[[尹志平]]無為、有為統一的思想 '''道教經典''' *[[蕭登福]]:《[[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的作者及撰作年代 *汪登偉:《龍虎經》考 / 汪登偉 '''道教宗派''' *傳鳳英:[[全真道]]衍派--北京桃源觀千峰派簡介 *[[蕭霽虹]]:長春派遺脈在昆明的傳承 '''道法科儀''' *陳敬陽:回顧1986年香港蓬瀛仙館與青松觀啟建的全真法會 '''道教與民俗''' *陳金鳳:道教桃文化摭說 *王育婧:上海竹枝詞中的城隍信仰 '''道教與武術''' *楊子路:醫道與武道--以道醫與內家拳為例的辯析 *郭曉峰:試論《道德經》對中國劍術修煉的影響 '''朝山訪道''' *黃景春:天池的王母宮和福壽觀 '''圖書評介''' *蕭海燕:《道教老學史》評介 *張宏敏:《王陽明與道家道教》簡評 <br> ===第四十四期=== '''特稿''' *張振國:閔智亭道教思想窺見 '''道教論壇''' *[[王卡]]:如何認識看待道教的方術 *[[劉仲宇]]:關注道教養生學的當代生存環境 *若水山人:小議道教的貢獻與弊端 '''道教經典''' *高原樂:敦煌本《化胡歌》八首校註 '''道教神仙''' *朱越利:宋元士人、士大夫與[[呂洞賓]]形象(上) '''丹道養生''' *段新龍:略述黃元吉的內丹心性之學 *李玉用:論道教文化與溫泉養生 '''道教法術''' *魏小巍:法術與道教的宗教經驗 '''道教文學''' *譚敏:《[[道教靈驗記]]》中的法器靈驗故事 *劉永霞:九華仙子到凡塵,涼夜山頭吹玉笛--游九言之《華陽洞詞》賞析 '''道教音樂''' *呂暢:論道教音樂的雙重屬性 '''區域道教''' *丁常春、吳振亞:四川[[全真道]]歷史和現狀概述 *張華、鄭勇華:聖旨解秘:明代[[武當山]]輝煌發展成因 '''碑刻史料''' *徐雪凡:從浙江道教碑刻看浙江道教發展史(上) *[[趙衛東]]:山東道教碑刻輯錄(三) '''朝山訪道''' *趙玉春:平吧蒙山白雲岩清虛觀 '''圖書評介''' *徐菲:神仙信仰的多樣性解讀--評《[[多面相的神仙:永樂宮的呂洞賓信仰]]》 <br> ===第四十五期=== '''特稿''' *[[田海]]撰,劉艷、張崇富譯:瑤牒新釋 '''道教論壇''' *尹振環:無為必無名,無名方無為——再談「何為無為,誰之無為」 *章偉文:老子「道」文化精神的現代價值 *文英玲、鄧佩玲:《道德經》與品格教育 '''道教神仙''' *[[朱越利]]:宋元士人、士大夫與呂洞賓形象(下) *楊正晴:淺析[[碧霞元君]]信仰 '''人物思想''' *蕭海燕:論褚伯秀莊學中的性命雙修思想 *秦國帥:[[王志謹]]《盤山語錄》修道思想略論 '''丹道養生''' *許天賜:七病歌 '''區域道教''' *[[張澤洪]]: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梅山教]]與道教關係論略 *劉春雷:海上有仙山——膠東地區的仙道文化與宗教信仰 '''道教與儒釋''' *孫君恆、董雪:《[[淮南子]]》禮學新論 *韓煥忠:憨山德清的《莊子內篇注》 '''道教與文學''' *羅偉國:拘神德清的《水滸》 '''碑刻歷史''' *徐雪凡:從浙江道教碑刻看浙江道教發展史(下) *王東:與山陽有關的窯神廟碑刻 <br> ===第四十六期=== '''特稿''' *戈國龍:對性命雙修思想的現代思考 '''道教論壇''' *葛榮晉:「為而不爭」與「捨得之道」 *韓煥忠:誰知莊子是真儒——覺浪道盛的《莊子提正》 *閻莉:權威與信仰:以真武神性及信仰內容的衍變為視角 '''道教經典''' *[[郭武]]:關於《五篇靈文》 *高原樂:敦煌本《尹喜哀歎》五首校註 '''道教人物''' *張悅:章獻明肅皇后受籙考 '''丹道養生''' *汪登偉:蘇元朗非內丹師說 *曾傳輝:養生問答五則 '''道教文學''' *劉康樂:詩與歌的變奏:唐代道教詩歌的新形式 *高國藩:幻化人生 以苦為樂——論韓國道教化漢文小說 '''道教與儒釋''' *李波:明代桐城《莊子》研究——以方以智與錢澄之為中心 '''近現代道教''' *劉泳斯:以慈護道:近代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慈善事業淺論——從民國年間道院與世界紅卍字會關係談起 '''會議綜述''' *秦國帥:「全真道與明清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圖書評介''' *賴全:櫻花樹下問仙道——[[小林正美]]著《中國的道教》評介 *李繼武:道教究竟何時創立? <br> ===第四十七期=== '''特稿''' *胡孚琛:時代的驕子 民族的精英——為錢學森院士百年誕辰而作 '''道教論壇''' *尹振環:姓名的老子是老聃還是太史儋——析《史記》中的三位老子 *王巧玲:論元代著名道士畫家王蒙 *李玉用:三教融合視野下的道教思想及其發展 '''道教典籍''' *[[尹志華]]:《[[重陽教化集]]》藏頭詩詞試讀 '''道教神仙''' *田海撰;邢飛、張慧敏、張崇富譯:[[關羽]]信仰興盛與道教的關係 '''道教丹法''' *韓吉紹:煉丹術中的外來礬石 *余強軍:清代黃元吉論道教內丹學之「真意」 '''音樂藝術''' *劉麗君:莊子的音樂寓言——「《咸池》之樂」 *張魯君:《太平經》的圖像思想 '''道教與儒釋''' *施保國:對儒家「道統」的反動——方東美論道家對宋明新儒家的影響 '''道教仙話''' *張振國:《夷堅志》中的仙道故事 *譚銘泉:綿竹九龍活靈官與藥王孫思邈的故事 '''人物訪談''' *徐菲:關於《法言會纂》和法言壇的幾個問題——訪劉伯谷先生 '''圖書評介''' *賴全:信仰與理性:從科技發展的維度詮釋道教歷史——《[[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評述 *鍾國發:我寫《[[香港道教]]》 '''會議綜述''' *午火:第七屆國際道教學術研討會綜述 <br> ===第四十八期=== '''特稿''' *樊光春:2010年後中國道教走各觀察 '''道教論壇''' *戈國龍:也談「靈性市場」 *李似珍:老壽星與道教神仙關係辨識 *覃延佳:從「天門三真君」到「三元教主」:唐葛周之身份演變 '''道教經典''' *高原樂:《[[抱朴子]]》版本研究補正 *宋峰:《[[太上登真三矯靈應經]]》的思想及價值 '''丹道養生''' *丁常春:蔣植陽內丹學之「修道外護事」析論 *劉嗣傳:道教養生文化與武當武術 '''科儀法術''' *張振國:道教徒的稱謂、持齋與「戊不朝真」 *孫王成:茅山法物二種 '''道教倫理''' *孫瑞雪:淺議[[文昌帝君]]信仰在中國傳統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道教文學''' *[[陳耀庭]]:回首人間不再來——[[祁志誠]]的〈遺世〉詩 '''道教與其他文化''' *韓煥忠:唯以老莊說老莊——從佛道論衡看唐初高僧對老莊的理解 *李從娜:朱謙之與老莊道學 '''朝山訪道''' *李遠國:南豐道教考察記 *鄭艷:[[北京白雲觀]]燕九節民俗文化及記述調查報告 '''圖書評介''' *劉固盛、王闖:評《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 *周冶:體茲正道,悟彼重玄——《重玄之思: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和認識論研究》述評 <br> ===第四十九期=== '''特稿''' *鍾肇鵬:人生、永恒與不朽 '''道教論壇''' *周立昇:安命精神家園──莊子對人生境界的追尋 *戈國龍:神與神性:兩種宗教類型與宗教的兩個維度 *易宏:「I AM」「如」「自然」──從哲學與宗教的幾個中心詞看東西方文化會通 '''經典文獻''' *黃熹:《老子翼》與焦竑作《翼》之旨 *王守亮:讀〈會仙左壇題字〉札記 '''道教神仙''' *高國藩:敦煌文本與土地神 *楊培德:關於梓潼神廟內的張獻忠塑像 '''丹道法術''' *汪登偉:「五字三峰」考 *南信雲:方士趙炳與古代禁咒之術 '''道教宗派''' *陳金鳳:「龍沙之讖」與[[淨明道]] '''道教文學''' *[[陳耀庭]]:淤泥淹不得,發露滿池紅──[[李道純]]的〈詠藕〉詩 *[[尹志華]]:《[[重陽全真集]]》藏頭詩詞試讀 '''道教與儒釋''' *樂愛國:道教對《孟子》「仁民愛物」的吸取與詮釋──兼論道教生態倫理與儒家的差異 *韓煥忠:居士善會莊子心──楊文會的《南華經發隱》 '''科學與美學''' *楊子路:仙道與數理──宋元道教圍棋文化之特質 *古嶼鑫:「遊蜀似還蜀」:張三丰的自然審美趣味論 '''圖書評介''' *[[吳亞魁]]:《[[山東道教碑刻集:青州昌樂卷]]》評介 *賴全:北宗仙真,龍門祖師──《[[丘處機學案]]》述評 <br> ===第五十期=== '''特稿''' *李永明:思前想後──香港道教學院成立20周年的感想 '''道教論壇''' *戈國龍:弘教與弘道──對道教教育的一點思考 *[[朱越利]]:跨文化視角與「道教學譯叢」 *葛榮晉:開展田野調查,追尋歷史記憶──兼論王屋山是[[全真教]]活動的重鎮 '''道教經典''' *尹振環:簡帛對今本《老子》的顛覆不能熟視無睹──揭穿唐玄宗對《老子》的瞞和騙 *吳受琚:清沈彤精抄、精批本《莊子》經眼錄 '''道教神仙''' *于國慶:道教神仙[[東王公]]形象的歷史演變 *黃永鋒:中國民間藥王信仰探略 '''丹道養生''' *盧理湘:道教金液玉液養生論 *丁強:《神仙起居法》注 '''道教文學''' *陳耀庭:不惹人間桃李花──[[白玉蟾]]的〈臥雲〉詩 *劉永霞: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煙──顧況的[[茅山]]情結 '''道教與儒釋''' *白嫻棠:以道解佛:劉一明注解佛經的特點──以《心經解蘊》為例考察 *韓煥忠:「修多羅義解南華」──趙樸初居士與《莊子》 '''經濟與民俗''' *梁理中:從市場營銷學看[[全真道]]之發展 *張開華:試論傳統廟會的民俗文化功能──以上海龍華、豫園、聖堂廟會為例 '''碑刻史料''' *趙國慶:藥王山太玄石碑文考釋 *周郢:泰山「張三丰題刻」考辨 '''圖書評介''' *賴全:道情:潛藏在生活中的信仰──《[[道教唱道情與中國民間文化研究]]》述評 *李玉用:新轉向 ‧ 新範式 ‧ 新發展——評區域道教研究新作《[[江西道教史]]》 <br> ==外部鏈銡== *[http://www.daoist.org/booklist/book.htm 青松觀出版刊物] [[Category:道教雜誌]]
返回至
弘道(雜誌)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