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的源代码
←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香港中文大學向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道教文化研究及有關課程亦已於校內發展多年。香港[[蓬瀛仙館]]在早年設立基金用以支持中大的道教教學和研究發展,更於2005年與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協議,共同合作成立「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中心除進一步發展學術研究及大學道教課程外,亦旨在推動道教文化及教育,並促進和支援本地道教宮觀團體的文化工作及各地道教界與香港的交流。 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禮於二零零六年一月四日,於香港中文大學祖堯堂圓滿舉行。是次典禮承蒙二百多名來自中國內地、台灣、新加坡、澳門及本港等地的政府官員和道教界、文博界及學術界人士出席;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齊曉飛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太平紳士、[[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道長、[[蓬瀛仙館]]永遠館長黎顯華道長及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教授亦親臨擔任主禮嘉賓,為中心主持揭幕儀式並致辭。 ==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向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道教文化研究及有關課程以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為基地, 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提供世界尖端的學術研究訓練已有多年。從2005年至今,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一直致力開發不同面向的課程, 以推動社會大眾對道教文化的認識。 <br> '''道教文化證書課程''' *「道教文化證書課程」於每年九月份開課,以每年為一週期。每星期上課一次,每次2小時,每16學時(約8星期)為1單元。課程包括6個獨立單元,共96學時。授課語言以粵語為主,輔以普通話及英語。 <br> '''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 *由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與蓬瀛仙館合辦的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始於2006年,課程的主要對象是國內道觀的高層管理者。本課程包括道教文化的學習與現代化管理的學習兩個方面,其主要目的,一是為了推動香港和國內道教界的交流與合作,二是為了更好培養國內道教界領袖,提升道門人材的文化素質與管理才能,更好地運用現代管理學進行弘道工作,從而能夠與時俱進,更有效地在現代社會中弘揚及推動傳統道教文化的傳承,應對時代挑戰。 <br> ==歷年主要活動== '''國際學術會議''' *2006年9月,舉辦「廣東道觀歷史研討會」會議。 *2007年9月,舉辦「先天道歷史與現況學術研討會及先天道堂考察」會議。 *2007年12月,與中文大學哲學系合辦「道家經典的詮釋:我注六經還是六經注我」會議。 *2009年11月,舉辦「道教與中國文化及社會的關係:新的研究方法及視野」國際研討會。 *2011年9月,舉辦「宋代道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年12月,舉辦「清代道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呂祖信仰、乩壇與宗教革新」研討會。 *2015年7月,舉辦「當代道教文化發展的挑戰與未來」研討會。 <br> '''中大論道-道教研究系列論壇''' *2012年1月10日,金志玹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遊走於身體內的視線:上清經中的存思」嘉賓講者。 *2012年2月7日,Karine Martin景秀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全真早晚功課科儀」嘉賓講者。 *2012年2月21日,李家駿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清代《[[呂祖全書]]》研究」嘉賓講者。 *2012年3月6日,祝逸雯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宋代道教鍊度儀式研究:以[[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為例」嘉賓講者。 *2012年3月20日,鄧昭博士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山西永樂宮]]三清殿璧畫主神研究」嘉賓講者。 *2012年4月3日,梁斯韻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黃籙齋儀中的文書傳遞:以[[蔣叔輿]]《[[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為例」嘉賓講者。 *2012年4月17日,陸於平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明代皇后天人身份的視覺化:從張皇后授籙卷到李太后九蓮菩薩像」嘉賓講者。 *2012年10月4日,呂鵬志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道教醮儀的起源和發展」嘉賓講者。 *2012年10月18日,葛思康博士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富春山居圖》是否道教《內境圖》?」嘉賓講者。 *2012年11月1日,張丹丹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萬神來朝:傳世道教法衣研究」嘉賓講者。 *2012年11月15日,羅丹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香港[[扶鸞]]道壇初探」嘉賓講者。 *2012年11月29日, 黎志添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廣州道教廟宇碑刻研究的成果及前瞻」嘉賓講者。 *2013年1月16日,Marjorie Meunier馬若涵蒞臨中心作 “Longmen Daoism in Yunnan Today- Construction of Daoist communities around the production of alternative value systems” 嘉賓講者。 *2013年3月21日,Elena Valussi阿琳娜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 “Daoist Master Xiao Tianshi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Alchemical Writings from Sichuan to Taiwa” 嘉賓講者。 *2013年4月25日,王承文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論[[陸修靜]]道教信仰從[[天師道]]向靈寶經的轉變-以[[陸修靜]]所撰《道門科略》為基礎的考察」嘉賓講者。 *2013年9月25日,尹翠琪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道經扉畫的圖像傳統與宗教功能:以兩種萬曆御製《玉樞經》為例」嘉賓講者。 *2013年10月24日,陸晶晶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道教[[內丹]]與醫學:以《修真圖》為例」嘉賓講者。 *2013年11月13日,蔡志祥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醮:多元視野的鄉村節日和儀式」嘉賓講者。 *2014年2月13日,吳真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亦戲亦儀:從敦煌孟姜女變文到唱骷髏道情」嘉賓講者。 *2014年3月27日,郭武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從《金蓮正宗仙源圖讃》看明清全真道宗派字譜」嘉賓講者。 *2014年4月10日,李麗涼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在臺活動與影響」嘉賓講者。 *2014年9月18日,羅爭鳴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步虚聲]]、[[步虚詞]]與[[步罡踏斗]]」嘉賓講者。 *2014年10月6日,栢夷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掙扎、歪曲與擬態:《[[真誥]]》的英譯」嘉賓講者。 *2014年11月19日,丁常春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清至民國時期四川成都二仙庵[[全真道]]的歷史沿革」嘉賓講者。 *2015年1月12日,許蔚博士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舊問題與新材料:元明清凈明道派系的再探討」嘉賓講者。 *2015年3月5日,謝世維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道與法:宋元之後的道教、密教與地方宗教」嘉賓講者。 *2015年4月16日,Paul Crowe高保羅博士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 “Shared Paths to Perfection:Dao Learning and the Golden Elixir” 嘉賓講者。 *2015年4月29日,葉錦明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論呂祖詮釋之大洞仙經章句 (以《醫道還元》爲中心)」嘉賓講者。 *2015年9月26日,陳耀庭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關於道教研究的前沿問題」嘉賓講者。 *2015年10月3日,陳耀庭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關於保持道教信仰本來面目的問題」嘉賓講者。 *2016年1月28日,Scarin Jacopo甘雪松先生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 “The Tongbai Palace of Tiantai in the 18th Century How the imperial sponsorship and Chan Buddhism shaped the history of a Daoist Temple” 嘉賓講者。 *2016年3月3日,胡劼辰先生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文昌帝君陰騭文]]》起源新論:以明代御製勸善書《為善陰騭》為中心」嘉賓講者。 *2016年4月9日,丁常雲道長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道教生態智慧與當代社會環境保護」嘉賓講者。 *2016年4月23日,丁常雲道長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道教勸善倫理與人類社會心靈環保」嘉賓講者。 *2016年10月12日,吳真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葛洪]]《[[神仙傳]]》在日本禮樂中的展演」嘉賓講者。 *2016年11月17日,賀晏然博士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曇陽大師傳》的流變與晚明文人的宗教訴求」嘉賓講者。 *2016年12月8日,潘沚渝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清末至民國年間廣州省躬草堂與士紳商階層的關係」嘉賓講者。 *2017年2月9日,陳偉強教授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大鵬與蓬萊:李白奉詔入長安的仙道意蘊」嘉賓講者。 *2017年3月16日,許蔚博士蒞臨香港中文大學作「《先天斛食濟煉幽科》中的禪宗公案兼談近世道教科儀編撰問題」嘉賓講者。 <br> '''學人專題講座''' *2006年3月28日,田仲一成教授蒞臨中心舉辦「香港[[太平清醮]]中的賣雜貨和伊斯蘭商人的關係」專題講座。 *2006年10月16日,王卡教授蒞臨中心舉辦「從一切道經到[[中華道藏]]:回顧中國道教的歷史發展」專題講座。 *2006年11月23日, 郭武教授蒞臨中心舉辦「明清時期的[[淨明忠孝道]]:以《淨明宗教錄》為中心」專題講座。 *2006年12月12日,李遠國教授蒞臨中心舉辦「道教神譜系統與圖像研究」專題講座。 *2007年3月9日,高萬桑教授蒞臨中心舉辦「晚清時期的宗教政策」專題講座。 *2007年3月29日,李焯然教授蒞臨中心舉辦「道教在新加坡的發展狀況」專題講座。 *2007年4月11日,高萬桑教授蒞臨中心舉辦「近代中國大城市之道士與廟宇的關係」專題講座。 *2007年10月10日至11月14日,勞格文教授蒞臨中心舉辦四場道教學術專題講座。 *2008年1月9日,尹志華蒞臨中心舉辦「[[王常月]]傳戒新考」專題講座。 *2008年2月23日,施舟人教授蒞臨中心舉辦「道與中國藝術」專題講座。 *2008年11月6日,呂鵬志教授蒞臨中心舉辦「四至六世紀的南方[[天師道]]儀式」專題講座。 *2008年11月11日,趙超教授蒞臨中心舉辦「道術東傳:談日本飛鳥•藤原宮考古發掘中出土的一件符咒木簡」專題講座。 *2009年4月2日,莫尼卡•埃絲波茜托博士蒞臨中心舉辦「《[[道藏輯要]]》計劃:從道藏輯要中的[[呂洞賓]]神啟到數碼文本」專題講座。 *2009年11月30日,席文教授蒞臨中心舉辦「保身•醫療•道教」專題講座。 *2010年2月25日,張廣保教授蒞臨中心舉辦「從石刻資料看明代全真教派字譜的形成」專題講座。 *2010年5月4日,尹志華博士蒞臨中心舉辦「從地域性看清初全真道的復興」專題講座。 *2011年1月21日,余國藩教授蒞臨中心舉辦「小說《西遊記》的道教演義」專題講座。 *2011年4月20日,葉明生教授蒞臨中心舉辦「福建道教閭山派」專題講座。 *2011年9月21日,黃士珊博士蒞臨中心舉辦「道教視覺文化試探:以《人鳥山真形圖》及《[[五嶽真形圖]]》為例」專題講座。 *2011年10月6,呂敏教授蒞臨中心舉辦「北京寺廟:文獻與口述研究」專題講座。 *2014年3月15,潘志賢道長聯同蓬瀛仙館、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合辦「奉道守戒•弘教利生•當代道教建設漫談」專題講座。 <br> '''朗誦比賽'''<br> [[蓬瀛仙館]]及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合辦之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朗誦比賽自2014年開始,每年11月都會於香港中文大學舉行。比賽參加者分別可以以個人名義或學校集體名義參加,誦材為道教經典文學。各組經過初賽遴選,於決賽當日競逐冠、亞、季軍及優異獎各個獎項。各組別冠、亞、季軍之得獎者及學校分別獲港幣5,000元、3,000元、2,000元獎金及獎座,以茲鼓勵。主辦單位更會於決賽當日邀得各個單位作道教文化表演,例如香港道樂團以琵琶及古箏演奏《懺悔文》和 [[《幽冥韻》]]兩首道曲、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道文化課程校友會合唱組作道樂演唱及蓬瀛仙館太極班學員示範吳派鄭式太極表演等。 *2014年-[http://dao.crs.cuhk.edu.hk/ch/recitation2014-result.html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朗誦比賽] *2015年-[http://dao.crs.cuhk.edu.hk/ch/recitation2015-result.html 中華傳統文化經籍典故朗誦比賽] *2016年-[http://dao.crs.cuhk.edu.hk/ch/recitation2016-result.html 中華傳統文化道教經籍典故朗誦比賽] <br> '''考察'''<br> 中心會不定期舉辦道教學術的考察活動。 *2006年4月:道教第七洞天:[[羅浮山]]古道觀考察 *2006年6月:北區廟觀田野考察:道教文化與通識教育-中學教師通識課程進修系列 *2007年9月:香港[[先天道]]堂考察 *2007年11月:[[羅天大醮]]壇場暨凌雲寺考察 <br> '''公眾展覽'''<br> 中心致力讓外界認識歷史上的道教經籍和現實中的道教文化,不同時期會舉行道教為題的展覽。 *2007年12月:「道堂科儀與香港社會人生圖片展」 *2008年1月:「道教文化與中國宗教書展」 *2008年2月-3月:「書齋與道場:道教文物展」 *2009年1月-2月:「《道德經》多種語文版本展覽暨道教書展」 *2013年8月:「闔家平安-館藏中國傳統民間木版畫」 *2016年3月-7月:「道外道內:清代道教經典及科儀經籍展覽」 <br> ==出版項目== '''學術期刊''' *《[[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2009-) '''學術著作''' *黎志添:《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 *吳亞魁:《江南全真道教》。香港:中華書局,2006。 *黎志添:《廣東地方道教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 *黎志添、游子安、吳真等:《香港道堂科儀歷史與傳承》。香港:中華書局,2007。 *游子安、游學華(編):《書齋與道場:道教文物圖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8。 *黎志添、游子安、吳真等:《香港道教:歷史源流及其現代轉型》。香港:中華書局,2010。 *志賀市子(編);宋軍(譯):《香港道教與扶乩信仰:歷史與認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黎志添:《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3。 *黎志添、李靜(編):《廣州府道教廟宇碑刻集釋》。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3。 *尹志華:《清代全真道歷史新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 *Luk Yu-ping:The Empress and the Heavenly Masters: A Study of the Ordination Scroll of Empress Zhang(1493),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5. *黎志添(編):《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 *黎志添:《修心煉性:《呂祖疏解無上玄功靈妙真經》白話註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光碟''' *《香港新界太平清醮的道教儀式》光碟(2009) *《呂祖無極寶懺》光碟(2010) '''其他''' *《道教文化與管理暑期研修班道士學員論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通訊》 <br> ==參考資料== *[http://dao.crs.cuhk.edu.hk/ch/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Category: 道教研究機構]]
返回至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