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張紫陽”的源代码
←
張紫陽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生平== 名伯端,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後改名用成(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北宋時天台(今浙江監海)人。自幼博覽三教經書,涉獵諸種方術。曾中進士,後謫戍嶺南。熙寧二年(1069年)在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誠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訣」,潛心修煉。曾「三傳非人,三遭禍患」。熙寧八年(1075年),「患此道人之不信」,遂著《[[悟真篇]]》,敘丹藥之本末。書成後,學者雲集而來,成為道教南宗[[紫陽派]]的鼻祖。晚年「自成都歸於故山」,返回江南活動。元豐五年仙逝,享年九十六歲。 ==思想== 以[[內丹]]為修仙途徑,而以[[性命雙修]]為其內煉大旨。他以人體為鼎爐,以精氣為藥物,以神為火候,通過內煉,使精氣凝聚不散,結成金丹。同時,繼承陳摶內丹修煉的系統方法,將煉養分成四個階段進行,即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張紫陽認為儒、釋、道「教雖分三,道乃歸一」,主張先修命、後修性,尤其推崇禪宗「明性」境界。《佛祖統記》說他「嘗遍參禪門,大有省發」,他自己亦聲稱「仆得達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萬法」。張紫陽認為:「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得其要樞,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滯於幻形」。因此,他將道教煉形氣作為修命,以禪宗「明心見性」、「頓悟圓通」釋內丹「煉神返虛」之境為修性,主張:「先以神仙命脈誘其修煉,次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遣其幻妄,而歸於究竟空寂之本源」。 ==著作== 除《悟真篇》外,尚撰有《[[金丹四百字]]》概括內丹法要,解釋內丹術語。研究佛經禪話,撰《[[禪宗詩偈]]》三十二首。晚年其弟子王叔邦輯有《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 ==參考資料== #《中國道教》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悟真直指詳說》 #《金蓋心燈》 #《席上腐談》 [[Category:道教人物]]
返回至
張紫陽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