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道德會元(李道純)”的源代码
←
道德會元(李道純)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zindex |書名=道德會元(李道純) |編著=李道純 |卷數=二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玉訣類 |正統道藏字號=談 |涵芬樓本冊數=387 |新文豐本冊數=21 |三家本冊數=12 |道藏提要編號=694 |中華道藏分類=四輔真經道德真經 |中華道藏冊數=12 }} '''道德會元''',[[李道純]]撰。約成書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二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李道純自稱希望通過此書「會至道以歸元」,故將其書命名為《道德會元》。此書分上下兩卷,上卷三十七章,下卷四十四章。作者自序稱因為世間流傳的《[[道德經]]》錯訛很多,其注解也多是各執一端,這實際上背離了聖人的本意。故「將正經逐句下添個注腳,釋經之義以證頤神養氣之要。又於各章下總言其理,以明究體窮源之序。又於各章復作頌,以盡明心見性之機。至於修齊治平,紀綱法度,百姓日用之間,平常履踐之道,洪纖巨細,廣大精微,靡所不備。」〈自序〉後為〈道德會元序例〉,聲稱:所有注解《道德經》的版本,只有河上丈人的章句版本比較合理,於是李道純便以之為校對參照,將諸本差訛大概列出二十處,名為〈正辭〉。又參究諸本解釋,把其認為與《道德經》義理不相合的訛謬之處列出十四例,名為〈究理〉。李道純注解《道德經》的主要觀點,是主張儒、釋、道三教本為一體。其書體例為:先在《道德經》原文每一句下添加注腳,從「頤神養氣」的角度來解釋經義,再在各章後總括義理,同時用釋家的「明心見性」觀和儒家的「修齊治平」觀來解釋經義。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以儒家的倫理思想和佛教的心性觀念來闡釋《道德經》。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319頁。 #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Category: 元代道教經典]] [[en: Return to the Source of the Meaning of the Daode jing]]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Dzindex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道德會元(李道純)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