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陰陽五行(2)”的源代码
←
陰陽五行(2)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的力量。從前面的敘述中已經可以明白,陰陽本來就蘊含於氣之中。一氣流行,無極而太極,太極的動靜產生陰陽,陰陽又推動著世界和其中每一事物的運動變化。[[五行]],是用來概括世界上幾類基本要素的範疇。它們以木火土金水命名,但並非僅僅指這些具體事物的本身,而是以它們為基本框架,或者說以之為思維模型,將一切現象分成基本的五大類。五行是世界的基本要素。 ==陰陽為世界所固有== 陽之原,本從道來。《[[老子]]》說︰「由道形成原始的統一體,從統一體派生兩種對立的力量(二),兩種對立的力量互相滲透(三),生成萬物,萬物背面是陰,正面為陽,陰陽二氣相互交流達到和諧的狀態。」<ref>《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ref>如此說來,陰陽從道派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既對立又統一的力量,它們是具有相反相成性質的氣。同時,它們又內在於每一事物之中。陰陽的對立統一表現形式千差萬別。在人類言,有男女之別,就人身言,神陽質陰,神又有陰神和陽神的區分,氣也同樣如此。就天地之間言,天陽地陰,山陽水陰,山、水,草、木,土、石,鬼、神,這些事物又無一不是內涵著陰陽。 ==五行的豐富內涵== 它們是對事物的基本性質的歸類,它們之間的關係,表現了世界萬物的基本聯繫。五行,名稱是木火土金水,每一行都有豐富的內容,無法一一枚舉。這裡只將道教日常修持與經書中常涉及到的,作些介紹。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東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鹹 #五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 #五方 #五氣:東方青牙南方朱丹中央戊己西方明石北方玄滋 #五臟:肝心脾肺腎 ==相生相剋== 五行的相互關係,最重要的是相生和相剋。相生,指它們可以依照一定的順序相互生成。生成是循環不斷的。相剋,指它們之間依照另一順序相互尅制。剋與被剋,也是循環不已的,每一剋制者,在另一場合便是被剋者。其相生為: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其相剋為: 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如果將五行依木火土金水的次序排列,那麼鄰位是相生的關係,隔位是相剋的關係。 陰陽五行是相互聯結的體系。陰陽與五行之間的關係,前面介紹《[[太極圖]]》時已經談到過。太極生陰陽,陰陽變化交合,產生五行。對這一過程,《[[雲笈七籤]]》卷九十三《[[陰陽五行論]]》作了個更為詳細的闡述。該文的作者這樣說:「陰陽從「少」到老<ref>[[易學]]中將陰陽分為老陽、老陰,少陽、少陰。</ref>分化生成五行。少陽生成木,老陽生成火,少陰生成金,老陰生成水。參合相和諧,成為夫婦。」這裡沒有說到土,因為土是不拘於一處的,它和合其它四行,所以參合相和諧(參而和之),便是土。陰陽生五行,五行又各分為陰陽,比如同樣是火,在人為神,神有陰神與陽神之分,也就是分為陰火和陽火,土為戊己,在人為意識,但意有正識和雜念之分,正識即元神,為戊,為雄(陽)土,雜念為雌(陰)土,必須清除,所以有「煉己」的環節。 道門人士在煉氣功、施法術中都要運用陰陽五行的原理。這種運用,與煉功、行法的具體方法結合在一起。 ==參考資料== #《老子》 #《周易系辭傳》 #唐‧吳筠:《宗元先生玄綱論》 #宋‧周敦頤:《太極圖說》 #《道法會元》卷六十七、《雲笈七籤》卷九十三 ==註釋== <references/> [[Category:道教信仰]]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道教信仰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陰陽五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