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道德真經廣聖義(杜光庭)”的源代码
←
道德真經廣聖義(杜光庭)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zindex |書名=道德真經廣聖義(杜光庭) |編著=杜光庭 |卷數=五十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玉訣類 |正統道藏字號=羔羊景行 |涵芬樓本冊數=440-448 |新文豐本冊數=24 |三家本冊數=14 |道藏提要編號=719 |中華道藏分類=四輔真經道德真經 |中華道藏冊數=9 }} '''《道德真經廣聖義》''',唐末[[杜光庭]]撰。約成書於天復元年(901年)。原為三十卷,《[[正統道藏]]》本析為五十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此書所廣「聖義」,即唐玄宗《[[道德經]]》注疏,「廣」則有進一步闡釋之意。其書分《道德經》為八十一章,每章皆先照錄《道德經》原文,然後列出唐玄宗的注,再輯錄唐玄宗的疏,最後以「義曰」標識杜氏之注釋,闡發「重玄至道」之旨。其義以重玄為宗旨,書前序著錄了六十家歷代注釋《道德經》之注,頗有資料價值。唯孫登、孟安排二家時代不確,將晉代孫登誤作三國魏人、將唐代孟安排誤作梁人。書中又采摭眾說來闡釋唐玄宗對《道德經》的禦注,故可算是對五代以前研究《道德經》之成果的一個整理和總結。在引述諸家注解《道德經》的學說時,杜光庭以集解、會注的形式,把諸家分為「明理國之道」、「明理身之道」、 「明事理因果之道」、「明重玄之道」、「明虛極無為之道」、「明理家理國之道」幾派,以及「虛無為宗」、「無為為宗」、「道德為宗」、「非有非無為宗」、「重玄為宗」諸宗,為後人認識道教文化開闢了新的路子,頗有價值。並且,杜光庭還明確表示,他于諸宗派中最為推崇「重玄宗」。此外,杜光庭在〈序〉中說此書有三十卷,《[[崇文總目]]》、《通志》〈藝文略〉、《文獻通考》、《宋史》〈藝文志〉等也都著錄為三十卷。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317頁。 #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en: Explications Expanding upon the Sages Commentary on the True Scripture of the Way and Its Power]]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Dzindex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道德真經廣聖義(杜光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