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析疑指迷論”的源代码
←
析疑指迷論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zindex |書名=析疑指迷論 |編著=牛道淳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眾術類 |正統道藏字號=芥 |涵芬樓本冊數=134 |新文豐本冊數=8 |三家本冊數=4 |道藏提要編號=275 |中華道藏分類=道教論集全真文集 |中華道藏冊數=27 }} '''析疑指迷論''',元朝道士逍遙子[[牛道淳]]撰。約成書於大德三年(1299)。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眾術類。卷首有元貞二年(1296年)作者自序、大德二年(1298)劉道真跋及大德三年(1299年)王道亨序。書分為〈析疑〉、〈指迷〉二篇,採問答體。前篇論心性道物,如回答甚麼是「全真」、「心性」、「性命」、「體用」、「命基」、「五行」、「道物」、「止念」、「萬法圓通」、「安心之法」、「造化機」、「學則有序」、「道本無修」、「金丹」等問題。後篇論性命內丹,講道本無問、道不可傳、得意忘言、頓悟漸悟、明心悟性、養命之理、煉丹之要、煉丹之法等問題。其要旨為指示全真性命之理、修行之序,以破學人之疑迷,故名「析疑指迷」。作者認為人之心性「元無一物,等同太虛,本來清靜」,為萬法之本,名之曰「全真」。心性以虛寂為體,覺照為用,體即用,用即體,「體用俱忘,全真而已」。明心見性之要,在於一念起時,頓然回光,返本還元,內丹之道亦以修心為上,「若一念不生,即脫生死」。又稱修道者若寧心於虛極之鄉,息慮於無為之域,心寂然不動,則精自秘而化為氣,氣化為神,神化為虛。全書發揮全真道性命之說,乃元代丹書中較為重要者。 ==參考資料==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890至891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90頁。 [[Category: 洞真部眾術類]][[Category: 元代道教經典]] [[Category: 全真道]] [[en: Discussions for Resolving Doubts and Pointing out Errors]]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Dzindex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析疑指迷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