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業力”的源代码
←
業力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業力''',「業」本屬佛教名詞,基本意思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動、人生及其周圍環境皆由它們自體的善業或惡業造作而成。因其能造,故稱為「力」。業可從三個方面來理解:身業(行動)、口業(也稱語業,即言語)、意業(思想活動)。後來道教也吸收了佛教關於業的思想,認為人的一切行為皆有業力,這些行為會形成果報,影響人死後以及來世的命運,如《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批註》言:「隨業力以升騰,量緣果而生滅。」《[[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又宣揚:人若在前世普濟眾生,則得無病長壽之報;若其前世侵害眾生,則得疾惱、短夭之報。《[[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戒拔罪妙經]]》也講到三界之人和鬼神都要為自己的一切行為承擔後果,以為:「其內合為諸色邪魔鬼神之者,則當刻限右宮,書名黑簿,俟其數滿,又複改形,隨其業力高下不同,受報各異。」《[[洞玄靈寶九真人五復三歸行道觀門經]]》則講人在死後將隨業力不同而進入不同之獄。 ==參考文獻== #任繼愈:《佛教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返回至
業力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