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千山五龍宮”的源代码
←
千山五龍宮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五龍宮坐落在遼寧鞍山市千山中部,初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當年全真龍門派道士彭復光雲遊至千山,見此地周圍有形狀各異綿綿相連的五座奇秀峻逸的山峰,自南、北、西蜿蜒而來,到一孤峰前驟然而止,恰如五條蒼龍翩翩起舞,形成五龍戲珠之勢,又常有紫氣顯現,遂選定此地建廟,並依五龍聚會之山勢而取名五龍宮。 五龍宮後經嘉慶、道光、咸豐和民國年間多次重修與擴建,有正殿、前殿、客堂、監院房、十方堂、鐘樓、玉皇閣等28間。「文化大革命」期間,此宮遭到嚴重破壞,神像均被砸毀。1990年代開始重建。現有老君殿、三官殿、真武殿、慈航殿、靈官殿等殿堂。其中老君殿規模最大。該殿建於半山崖,自下而上拔地而起,古建二層斗拱式,面積280平方米,13米高。殿內泥塑老君坐像高達六點五米。牆上繪有老君八十一化圖。殿外設置三層黃銅寶鼎。當陽光從山峰松隙間照射到大殿與寶鼎時頓顯萬道光芒,千條瑞彩,使人仿佛置身於大羅天上,金闕宮中,諦聽道祖老君之教誨。 五龍宮院內有一大香爐,乃墨玉石料精雕而成,不但耐高溫,敵嚴寒,聲響悅耳,更可貴的是,發出聲音,與金屬無別,堪稱一絕。 在五龍宮附近,在一巨石,長十米,前高後低半掩地下,形如飽餐後正在反芻的一頭臥牛,故謂之「臥牛石」。「臥牛」右側緊貼「牛腹」處,有一口井,呈半月形,名曰「月牙井」,深十餘米,水味甘美,為千山之冠。相傳唐太宗李世民與薛仁貴大將軍經此,飲水引出一條金色大鯉魚,薛仁貴捉魚,魚急撞樹,樹裂夾魚,形成了鯉魚穿樹的奇觀。清朝嘉慶十一年(1806年),五龍宮道士將其修鑿成半圓形狀如月牙,故名月牙井。 ==參考資料==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頁「千山五龍宮」條。 [[Category:遼寧宮觀]] [[en:Five Dragons Temple (Anshan, Liaoning)]]
返回至
千山五龍宮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