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九宜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鄧九宜(1906-1992),俗名鄧天保,祖藉廣東新會,道名「九宜」,是1960至1990年代香港道教科儀重要傳承人之一。

生平

鄧九宜俗名鄧天保,祖藉廣東新會,道名「九宜」,字派取自青松觀以「紫雲繞九龍」起首的派詩。鄧九宜在1950年代定居香港,與香港多間道堂關係密切,他最先入道於青松觀,經常與侯寶垣、關秋、麥幸等互相討論交流經懺科儀。到了1960年代,鄧九宜先後於雲鶴山房蓬瀛仙館竹林仙館圓玄學院教授經懺,桃李滿門,對香港道堂科儀人才培養有着重大影響。

1970年代是鄧九宜傳授經懺的高峰期,他除了擔任蓬瀛仙館的經懺主任,同時在竹林仙館教授經懺,並且兼任名譽館長。1970年代初,鄧九宜又被邀請到圓玄學院教授經懺,並兼任第一任的經懺主任。到了1970年代末,雖然仍然活躍於香港道教界,但他已將培訓各道觀經生的重任交託弟子,自己則留駐在竹林仙館,為竹林弟子傳授經懺科儀,直到在1992年羽化。

影響及貢獻

培訓科儀人才

鄧九宜曾在多間宮觀傳授經懺,門下弟子眾多,其中包括竹林仙館伍二妹、伍三妹、黃森道、曾忠南,圓玄學院的鄧波兒,通善壇的經懺主任凌十正,玉壺仙洞的住持周慶添,蓬瀛仙館的龔潔德,圓玄學院的李浩賢、張潔菱及鄧潔珊等。

根據曾忠南的憶述,鄧九宜會先讓弟子入壇當「散眾」,在壇內向師兄觀摩學習,藉此熟習經本、法器的運用。1960至1970年代,道教經懺並未普及,每所道堂所接的功德不多,經生入壇觀摩學習的機會也較少,只能在為數不多的功德法事和聚眾餐中與師兄弟學習交流,故有意學習道教科儀的信徒會在多所道堂入道,這樣便能參與不同道堂的經懺活動,有更多入壇誦經禮懺的機會。鄧九宜的弟子都在多所道堂入道,後來他們便在不同道堂培訓經生,將鄧九宜的經懺與規則傳承下去。

除了傳授誦習經懺法門外,鄧九宜也特別重視壇內的禮節、經懺的節奏、聲調的和諧,乃至法器的運用等細節。雖然鄧九宜直接傳授弟子的時間不長,但他要求弟子熟習經懺基本功後,入壇實踐,並在實踐中累積經驗,事後鄧九宜都會為他們檢討不足,藉以提高水平。這種傳授模式深深影響了弟子日後的傳承系統,確立了一種參與法事的準則,及傳授經懺的重點與方式。

塑造香港道堂科儀特色

現時的香港道堂科儀可以主要分成兩個傳承系統,分別是鄧九宜所傳,以及侯寶垣所傳。根據鄧九宜的早期弟子鄧波兒所指,「鄧傳」與「侯傳」弟子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誦經的腔口,兩者均有異於北方道教科儀傳統及音樂傳統,鄧九宜的腔口特色是其洪亮的聲線及濃重的新會口音,而侯寶垣則將粵曲的腔調融入道堂唱腔之中。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