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太清宮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史記》中說,老子為楚國苦縣曲仁里人。苦縣曲仁里,據說就在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歷史上鹿邑縣曾建有眾多宮觀,近代以來,大多被毀,現僅存太清宮和老君台。

太清宮位於縣城以東5公里的隱山上,始建於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初名老子廟。唐高祖武德三年(629年),李淵追認老子為始祖,以老子廟為太廟。唐乾封元年(666年),上老子尊號為「太上玄元皇帝」,詔建「紫極宮」。唐光宅元年(684年),武則天追封老子母親為「先天太后」,並建「洞霄宮」以祀之。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下詔改紫極宮為「太清宮」。

太清宮分前宮和後宮,相距里許,中有「清靜河」為界,河上建「會仙橋」相連。前宮住乾道,後宮住坤道。前後宮共佔地七百二十廟,有樓台殿閣六百餘間。前宮午門聳立,御道坦直,院內以太極殿為中心,周圍有七元殿、五嶽殿、南斗殿、虛無殿、清靜閣。太極殿內有老子塑像,殿前有銅鑄八卦煉丹爐,殿側有鐵柱一根,傳為老子「趕山鞭」,亦傳為老子任柱下史之標誌。殿東有井一眼,傳為老子出生時九龍取水浴體處,故稱「九龍井」。院內碑刻成林,顯得莊嚴肅穆。

太清宮於唐末毀於兵火,幾成廢墟。宋代重修。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真宗親臨太清宮,大排祀典於洞霄宮,又於宮東側鐫立御書「先天太後贊碑」一通,並下詔擴建廟宇。北宋末年,太清宮又毀於兵火。金元時重修。元至正十五年(1335年),韓林兒在亳州稱帝,下令拆太清宮之材,運亳州蓋宮殿。明萬曆七年(1579年),再次修繕太清宮。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由道聖等人募資重修,七年始成。近代又毀於戰亂,現僅存前宮太極殿、後宮三聖母殿、娃娃殿及唐碑一通、宋碑兩通、金碑一通、元碑三通、清碑一通。

老君台位於縣城東北角,為老子修道成仙飛昇之地,故初名「升仙台」、「拜仙台」。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更名為「老君台」。台高13米,台上面積706平方米。全台以古式大磚堆砌,由24個平面圍成圓柱形,台上環築70釐米高的圍牆,形與城牆相似。台上有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一間。正殿內原有老子銅像一尊,高兩米許,鑄工精巧。殿門簷下東西各嵌一碑,上書「道德真源」、「猶龍遺跡」。山門內東側原有鐵柱一根,高七尺,徑七寸,突兀而立,古色默然。山門下有青石台階三十二層,加上正殿一層,恰為三十三層,以符老子飛昇三十三天之說。

參考資料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7─1668頁「老君台」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