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液還丹論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金液還丹論,內丹書名。宋代黃休複《茅亭客話》記五代前蜀道士范德昭曾著《金液還丹論》及《契真刊謬論》等,《重修政和證類本草》又記青霞子著有《金液還丹論》,但不知青霞子與范德昭是否為一人。今《道藏》所收《修真十書》中有南宋道士蕭廷芝述《金丹大成集》,其中含有篇幅不長的《金液還丹論》一篇,專門論述內丹修性、煉命之學。該書首先闡述「道」與「心」的關係,認為:道為心之體,心為道之用,道融於心,心會於道,道外無餘心,心外無餘道。又說此心「非人心之心,乃天心之心」,為造化之樞機,應之於人則曰紫府、天淵、天輸、天關、天京山、都關、昆侖頂,其名頗眾,實即通常所謂「玄關一竅」。因為「天心」居於北極,「斗杓一運,四時應節,五行順序,寒暑中度,陰陽得宜」,故人修煉內丹也需依「心」之運度而為火候運用,如其言:「其採藥之初也,動乾坤之橐籥,取離坎之刀圭,凝神聚炁,調勻鼻息,呼吸應手。迨夫神氣之入乎其根也,閉極則失於急,縱放則失於蕩,惟使其綿綿續續,勿令間斷矣。然後神久自凝,息久自定。」又說:「其運火之功也,一剛一柔,一文一武,進寸而退尺,前短而後長,分賓主立君臣,使其陰符陽火進退之得其宜也。火數太燥則汞上飛矣,水銖太濫則鉛下消矣,惟使其斤兩調勻,法度準確,無進火退符之昧其用也。由是依約卦交,以十二月促於一時之內,陰陽升降,以為運火之則。」這樣,則「七返九還之秘,畢於此矣。」此外,該書還認為金丹之道皆法象,不可著想,所謂「心中無心,念中無念,身入無形,與道為一」。

參考文獻

  1. 《修真十書‧金丹大成集》,見《道藏》,第4冊。
  2. 宋‧黃休複:《茅亭客話》, 《四庫全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