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性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性,道教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指潛在地存在於宇宙萬物之中的「道」,因該道具體體現為萬物之本性,故謂之「道性」。道教認為:道普遍存在於萬物之中,世間一切有形可見的事物,無論其是否具有自我意識,都潛在地含有道。先秦道家的著作曾有關於道與萬物之關係的論述,如《道德經》認為「道生萬物」,《莊子》則認為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早期道教沿襲了這一觀點,將道視為萬物的根源或本體。如《太平經》說:「道精分之與萬物,萬物精共一本。」後世道教則吸收了佛教的「佛性」思想,在隋唐時期形成了獨特的「道性」說,提出了「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論斷,認為萬事萬物皆含有道性,並認為道性乃是一切眾生得道或悟道之條件。如唐初道士孟安排編《道教義樞》卷八專有〈道性義〉一節,其中說道:「道性者,理存真極,義實圓通,雖複冥寂一源,而亦備周萬物」;「道性以清虛自然為體,一切含識乃至玄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即認為道性出自於道,其本性是空虛清淨、圓通無礙的,並且普遍存在於萬物之中,一切具有意識的生物乃至果、木、石等無意識者,都含有道性。進而,他們又以人為重點討論了道性問題,認為人之心性即為道性,心性本來清靜無染,但卻因欲望、雜念等而受到污染、蒙蔽,從而迷失其原本具有的道性,「去道日遠」,趨於死亡;所以,人必須通過不斷地修習,以清除心性所受染污、蒙蔽,令人之道性不斷顯現,從而「得道成仙」。如唐中期道士司馬承禎著《坐忘論》〈收心〉言「原其心體,以道為本,但為心神被染,蒙蔽日深,流浪日久,遂與道隔。若淨除心垢,開識神本,名曰修道。無複流浪,與道冥合,安在道中,名曰歸根。」在此基礎上,唐代以後的道教多重修心,而道性也多被當作作為內煉名詞使用,專指人的心性或元神。

參考文獻

  1. 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2.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