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心,指對道教教義的領悟和崇拜之心。「道心」也指向道之心,向道之心堅固,就能不爲世俗利欲所困。梁陶弘景《眞誥》卷十六〈闡幽微〉說「北帝湣我道心」,北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三十五〈論學道八難〉又說「不廢道心一難」。〈論學道八難〉所說其他「七難」是明師、不託閑居、不捨世務、不割恩愛、不棄利欲、不除喜怒、不斷色欲,由此可見道教將「道心」置於重要的地位。道心是一種精神境界,且不同的精神境界中的「道心」之修爲也不同,道心隨著思想境界的提升會逐步感悟提高。道心,就是對道的體悟,所謂悟道,就是無限的接近「道」。 元代劉祁《歸潛志》卷十三說「欲心不死,道心不生」。「道心」又是一種倫理道德修養,道教的各種清規戒律,有助於學道者「道心」的培養和堅固。《雲笈七籖》卷三十五引老君說「道以心得之」。當代道教提倡道士要堅定「道心」,堅持正信,倡導學道修道的好風氣。「道心」又是宋明理學關於心性論的概念。《古文尚書》〈大禹謨〉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北宋程頤以天理人欲解釋道心、人心,將二者對立起來,並由此提出「滅人欲、明天理」的主張。明代王陽明說「本心」即「道心」,本心雜以「人僞」爲人心。他又以本心的得失來區分道心、人心。

參考文獻

  1. 北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三十五,《道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