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弦歌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神弦歌,南朝人們祭祀神祇時弦歌以娛神之樂曲。南北朝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神弦歌》十一曲十八首,如〈宿阿〉、〈道君〉、〈聖郎〉、〈嬌女〉、〈白石郎〉等,描寫的主要對象是神和鬼,附帶還有娛神的表演者。如〈宿阿曲〉中的「蘇林」與「趙尊」都是道教中的神仙,〈道君曲〉中的「道君」是桐侯郎的樹神,〈嬌女詩〉是別一位水濱女鬼,〈湖就姑曲〉中的「湖就姑」是赤山湖畔的兩位姊妹神,〈姑恩曲〉中的明姑大約是太陽女神,十一曲中描述的大都是地方性的鬼怪。《神弦歌》本是「清商曲辭」中的一部,其內容專門頌述神祗,性質與《九歌》相類,原是民間巫覡用以歌舞娛神的祭祀之歌,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因其內容、形式與南朝其它民歌均相異,故有的學者將其視為獨立的一部。據《隋書‧地理志》載:《神弦歌》產生於江南,「其俗信鬼神,好淫祀」。《神弦歌》在祭祀地區性的雜鬼小神的過程中,表現出嘆惜生命、嚮往愛情、鍾情山水等世俗化的情感和願望。

參考文獻

  1. 王天覺:〈論李賀〈神弦〉詩對漢魏六朝《神弦歌》的繼承與發展〉,樂山:《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10月)。
  2. 郭建勳、禹翱:〈《神弦歌》的文化闡釋〉,岳陽:《雲夢學刊》(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