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玄武)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真武(玄武),中國古代宗教中的星神,後亦為道教崇奉。本為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總名,戰國典籍已有記載。《楚辭》〈遠遊〉有「召玄武而奔屬」之句,洪興祖《楚辭補注》卷五曰:「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禮記》〈曲禮〉載:「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注曰:「行,軍旅之出也。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淮南子》〈天文〉將此四方神與四天帝相配,稱玄武為顓頊之僚佐。緯書《河圖》則視玄武為黑帝之精,稱:「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又載:北方黑帝,體為玄武,其人夾面兌頭,深目厚耳。儘管玄武作為神的地位在漢代以前有所提高,但在此後較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仍視玄武之形象為龜蛇,並視其為四方護衛神之一,如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雜應〉稱:老君李聃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玄武信仰之興盛和玄武神格地位之提高始于宋代,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加其號曰「真武靈應真君」;此後,玄武與翊聖真君天蓬元帥天猷元帥合稱「北極四聖」。大中祥符(1008—1016年)間,為避聖祖(即趙玄朗)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詔加真武為「真武靈應真君」。

參考文獻

  1. 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