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仁威祖廟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廣州仁威祖廟位於廣州市荔灣區中山八泮塘路,面向荔灣湖泮塘池區,主要供奉北帝(玄天上帝),始建於南宋皇祐四年(1052年)。原建築於元代末年被焚毀,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

歷史

根據縣志的記載,古時泮塘地處珠江河口,夏秋之交經常遭遇風災、水災,於是居民就集資籌建北帝廟,祈願北帝「鎮水」,以保一方平安。該廟歷代經過多次重修、擴建,其中尤以清代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和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的重修規模較大,增建了中路後兩進和東路,形成了三路五進建築。1949年代以後,該廟土地被工廠和學校佔用,神龕、建築和裝飾受到不同程度破壞。1983年8月,市政府把該廟列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2002年12月移交廣州市道教協會管理和使用,是繼三元宮黃大仙祠純陽觀之後,廣州市內恢復的第四間道教活動場所。

建築

仁威廟坐北朝南,原來有三路五進建築,中路依次為頭門、正殿、中殿、後殿、後樓,東路和西路為配殿。現僅存三路四進建築,占地2000多平方米。頭門外兩側豎立了一對俗稱「龍柱」的花崗岩石雕。前三進建築由兩條青雲巷分隔為三路,中路為北帝殿、玉皇殿,東路為太歲殿、財神殿、文昌殿,西路為觀音殿。第四進為思親堂和孝親堂。

仁威廟保留了大量清代的嶺南特色建築及裝飾工藝。大殿北側的慶真樓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是祖廟建築群中最晚的建築物。該廟正脊和兩側山牆頂上的人物陶塑脊飾,是著名的佛山石灣文如壁店於「同治丁卯」(同治六年,即1867年)時燒製。斗拱、樑架等木構件上的雕工極其精細,是潮州金漆木雕的風格。其餘的石雕、磚雕、陶塑、灰塑等,都具有濃厚的嶺南特色。

仁威廟地處的泮塘以種植「泮塘五秀」 ── 蓮藕、菱角、茨菇、馬蹄(荸薺)、茭筍等而馳名。因為這個原故,所以舊日的工匠把「泮塘五秀」的圖案運用在東路的脊飾上,可謂別出心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