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五仙觀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廣州五仙觀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惠福西路,是主要供奉與廣州建城傳說有關的五仙。該觀歷史最早可溯至北宋年間(960年-1127年),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遷至現址。今該觀改為文化活動和展覽地點,有待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

歷史

北宋《太平寰宇記》引錄唐代《續南越志》的記載:「舊説有五仙人騎五色羊執六穗秬而至,至今呼五羊城是也。」廣州歷史肇始於五位仙人騎五色仙羊把稻穗送給當地百姓,後人為紀念這件仙跡,就在五仙降臨或說五羊化石之地,修建了五仙觀,而這也就是廣州別稱五羊城、羊城、穗城的原因。

五仙觀歷代屢易其址,據清代《廣東通志》記載最早時位於十賢坊,一度遷往別處,到北宋政和四年(1114)又遷回原址。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時該觀毀於大火,至十年由布政使趙孠堅遷至坡山現址。[1]該觀所在的坡山風景優美,明清兩代曾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名列「羊城八景」。

建築

昔日五仙觀建築相當宏大,原有照壁、牌坊、山門、中殿、後殿,兩側還有東西齋、三元殿、廊廡等,現古建築僅存儀門、後殿、東齋、西齋和鐘樓。

儀門石門額上「五仙古觀」大字,是清代同治十年 (1871年)兩廣總督瑞麟手書,門前還保存了一對用漱珠崗火山岩雕刻的石麒麟。後殿正桁上刻有「大明嘉靖十六年十一月拾貳」等字,是廣州市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明代宮殿式木構建築之一。鐘樓樓高17.5公尺,號稱「嶺南第一樓」,樓上懸掛了洪武十一年(1378年)鑄造,約一萬斤重的銅鐘。由於該鐘用於警示居民避難,平日無事禁止敲鐘,故俗稱「禁鐘」,該樓也就被稱作「禁鐘樓」。

儀門東邊水池內的紅砂岩,即舊日羊城八景「穗石洞天」中的「穗石」,其上的凹處形似足印,傳說是五仙騰空而去時留下的足印,稱作「仙人拇跡」。

註釋

  1. 《廣東通志》:「觀舊在番禺縣十賢坊,後徙他所,宋政和三年經略張勵仍復於舊址。明洪武元年平章廖永忠寓觀中,誤烈薪火燬焉,遂重建。十年布政使趙孠堅以觀地為廣豐庫,乃改創于郡西坡山,禁鐘樓後建通明閣,塑五仙像于中。歲久圯,成化五年布政使張瑄重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