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真一本際經(敦煌本)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太玄真一本際經(敦煌本)
編  著:劉進喜
卷  數:十卷
正統道藏: 字號
涵芬樓本第冊
新文豐本第冊
三家本第冊
道藏提要:編號1102
中華道藏:三洞真經三洞經教
第5冊
 

太玄真一本際經,簡稱《本際經》。據唐釋玄嶷《甄正論》云:「《本際》五卷,乃是隋道士劉進喜造,道士李仲卿續成十卷」。現《正統道藏》本僅殘存此經第二卷〈咐囑品〉,收入太平部。另據大淵忍爾敦煌道經目錄編》著錄,敦煌遺書中有唐代《本際經》抄本一百零二件。經整理校勘,基本可恢復原書十卷舊貌。

此經是隋唐道教重要論著。經文乃元始天尊與法解、妙行、天真皇人、正一真人等仙真相互問答,宣講道教義理及教法。每說一段後,附錄偈文一首。其內容頗廣泛,涉及因果宿緣、功德行業、科儀戒律、修行階次、煉養方法等各方面,而歸本於開演本際真義,指示重玄體道之法。經文宣稱《本際經》為道教真一不二法門。謂大道超乎有無,自然空寂,無根無本,無祖無宗。「所言道者,通達無礙,猶如虛空。非有非無,非愚非智,非因非果,非兒非聖,非色非心,非相非非相。即一切法亦無所即。何以故?一切法性即是無性,法性道性俱畢竟空,是空亦空,空無分別。」道體既然空寂,則所謂萬物眾生歸根返本,實無根可歸,無本可返。眾生不了此義,而於無法中生出法想,不空中生出空想,「妄造諸法,計我及物,故名生死,不得道真」。作者有感於此,故提出修仙體道應先破心想幻相,既不滯有,亦不執無,有無兼忘,乃至於忘亦忘,是即兼忘重玄之道。故經文曰:「一切凡夫從煙蘊際而起愚癡,染著諸有,雖積功勤,不能無滯,故使修空,除其有滯。有滯雖淨,猶滯於空,常名有欲,故示正觀,空於此空。空有雙淨,故曰兼忘,是名初入正觀之相。」又稱:「正觀之人前空諸有,於有無著;次遣於空,空心亦淨,乃曰兼忘……如是行者,於空於有,無所滯著,名之曰玄;又遣此玄,都無所得,故名重玄,眾妙之門。」此兼忘重玄之道即為修道之最高境界。本書對隋唐道教重玄哲學思想有重要影響。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