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廟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二王廟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麓,奉祀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初建於東漢,原為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齊明帝建武年間(494-498年),益州刺史劉季連遷望帝祠於郫縣,改祀李冰於此,命名為「崇德廟」。宋開寶五年(972年)擴建,增塑李冰之子李二郎神像。崇德廟歷史上亦有江瀆廟、李公廟、王廟、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川主廟、顯英王廟、二郎廟、二王宮之稱,清以後改稱二王廟。

宋政和七年(1117年),廟遭火災,旋又修復。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重修。到了清代,該廟正式定名為「二王廟」,並多次重修、改建。1925年,該廟遭火災,大部分殿堂被焚毀。同年,該廟住持李雲岩道長變賣田產,募集資金,開始重建各殿堂,費時十年方告竣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王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二王廟規模宏大,從樂樓(正山門)起,廟內建築分主殿三重、配殿十六重。主殿二王大殿內奉祀三眼二郎神,附祀木制楊二郎神像;老王殿供奉李冰夫婦;老君殿主祀太上老君,陪祀南極仙翁。左右配殿有青龍殿、白虎殿、三官殿、靈官殿、城隍殿、土地殿、玉皇殿、娘娘殿、祈子宮、丁公祠、聖母殿、魁星閣、龍神殿等。

二王廟最有特色的建築是樂樓,修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橫跨於進廟入口之石梯通道之上。樓為歇山頂式,飛簷前伸長達20米,設計精美,技藝高超。 二王廟道士十分重視收集整理李冰及歷代人的治水經驗,並把有關治水要訣如「深淘灘,低作堰」、「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刻在廟內石壁上,以便後來者在治理江水時借鑑仿效。後殿兩側有畫家徐悲鴻、張大千、關山月等於民國時期繪制的天馬、玉女、黃粱夢等碑刻。

參考資料

  1. 清‧乾隆,《灌縣誌》。
  2.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790頁「都江堰二王廟」。
  3.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1681頁「灌縣二王廟」條。
  4. 南方撰:《四川都江堰市二王廟》,載《中國道教》1993年1期第53-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