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风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金刚风,又称刚风,一称风泽,指五行中金的刚劲之气,又可指道炁等。据《元始元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三所载诸家对“风泽洞虚,金刚乘天”一句的注释。齐严东曰:“风泽者,元始梵风之炁也。洞,通也;虚,无也。金,真也;刚,强也。风泽之炁强于真金,故曰刚风。包于九垒,乃载九天,通达虚无,抗举澄汉之精,高而洞浮,悬而不落;金刚真炁以乘于天,致令空而悬立,地系于金刚炁也。”唐薛幽栖曰: “风泽者,道之炁也。金刚者,精之炁也。道炁至柔,则洞洽于虚;精为至刚,则运成于天。世劫自然,天境常在,但无光耳,故犹呼为天也。”李少微曰: “风泽,第八垒炁也。风泽之炁,坚刚如金,故曰金刚,亦曰刚风。劫尽之时,能洞满空虚,承天不坠。按《九地内音素灵丹经》载:地下深亿万里,得润泽地,其炁黄;又二十亿万里,得色刚泽地,其炁紫;又二十亿万里,得大风泽地,其炁青;又下元穷元极、元边元际、洞渊纲维地,其为绿;皆风梵纲维之故。能擎持地输,悬而不落。九垒各有四皇,合三十六皇,上应三十六天。若学者不知天上内音,则天帝不领兆名;不知地下内音,则土皇不奏兆籍,终闭而不得仙也。”

参考文献

  1.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见《道藏》,第1册。
  2.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见《道藏》,第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