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娘娘宫,供奉护海女神妈祖的宫观,也叫天后宫,中国沿海地区多有之。其中,天津地区的娘娘宫与福建湄州祖庙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中国三大天后宫。天津的娘娘宫原名天妃宫、小直沽天妃宫、西庙等,坐落在天津旧城区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现在的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是由清代通过大运河向北京运送粮食的槽运船工建造的,始建于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向海河,从东向西,建筑群体依次为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其中大殿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平面呈倒凸字形。宫内供奉著传说中的海神妈祖,即天后娘娘。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海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幼时即精通医理、能预知天气、又熟谙水性并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被奉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并修庙供奉。地方官吏和朝廷也多次对其加以褒奏晋封,宋代封为顺济夫人,元代封为天妃。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为天后。除了农历初一、十五,人们对其烧香叩拜外,每年在天后诞辰日(阴历三月二十三日)当地都要举办盛大的娘娘庙会(也称皇会),举行高跷、法鼓、重阁等活动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