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唐会要》,有关唐代典章制度的专著,北宋王溥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断代典制体史籍。唐德宗时,苏冕撰成《会要》40卷,记唐初至代宗时的典故。宣宗时,崔铉等人撰写《续会要》40卷,记德宗至武宗时的故事。王溥采择唐宣宗以后故事加以续补,撰成《唐会要》,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正月进呈。全书100卷,514条目,在不少条目下又有“杂录”,列入与该条目有关联又不便另立条目的史事。本书专门记录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典章制度及其沿革,与《通典》有许多相似之处,于唐代制度记载较为详备,宣宗前的内容较丰富,宣宗以后因编者无所因循,加之唐末历史资料散佚,故所述较为简略。书中所记史事有不少为《新唐书》、《旧唐书》和《通典》未载的史实,因《大唐起居注》、《堧唐实录》均已亡佚,部分内容多靠此书保存。此书至清代仅存传抄本,错误颇多。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以木活字排印。所据旧抄本原缺卷七、八、九、十卷,后人以《旧唐书》、《册府元龟》、《开元礼》诸书中有关资料辑补。原条目卷七〈封禅〉、卷八〈郊议〉,今卷八补辑的也是〈封禅〉,与所标条目不相应。

参考文献

  1. 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 《唐会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