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君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南海君,也称作南海神。道教又将其视为“五方五帝”或“五城真人”之一,如《太上老君中经》言:“五城真人者,五方五帝之神名也。”又说东方之神名“句芒子”,号“文始洪崖先生”,亦即“东方苍帝东海君”,南方之神名“祝融子”,号“赤精成子”,亦即“南方赤帝南海君”,等等。关于南海神的记载,较早见于东汉末期有关袁绍的传说中。据传袁绍在官渡时,见到一位穿白袍的年轻人,袁绍问手下其为何许人,下属答曰:“南海君”。从这一记载看,南海神当时还不被众人所知,其地位也不高。一直到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隋文帝下诏于近海立祠祭四海。在广州建南海神庙时,也只是笼统地提到建祠祭南海,并未提到南海神为何许人。关于南海神是五方之帝祝融的说法,较早见于唐朝韩愈所写《南海神庙碑记》,其文曰:“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东西北三河伯之上,号为祝融。”此后,历代封建帝王也对南海神多有加封,如唐玄宗加封南海神后,五代十国的南汉皇帝更将南海神封为昭明帝。南海神被统治者重视,其影响也逐渐传播于民间,南海神的崇拜活动因此而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太上老君中经》,见《道藏》,第27册。
  2. 李吉奎:《南海神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