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修仙,道教常用术语,指通过各种修炼行为而追求成为神仙。修,即修炼,亦作修练,指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或修养陶冶德行,或锻炼恢复本真。仙,指长生不死之人。东晋《抱朴子内篇‧论仙》载: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其或升天,或住地,去留各从其所好。在该书中,仙人分为天仙、地仙与尸解仙等不同类型。南北朝以后,道经中又有“鬼仙”之说。后世道经中更出现了众多的神仙名称或类型,如《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的“三清”中又有太清境九仙、上清境九真、玉清境九圣,其中“九仙”指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而真、圣二境诸号也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为次第。道教认为,修仙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其各种经典皆可用以“诱俗修仙”,而三洞学说显示的也是“从仙达圣、品级转迁之理”。

参考文献

  1. 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宋‧张君房编,李永昇点校:《云笈七签》(北京:中华书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