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集註(彭耜)”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11
 
|中華道藏冊數=11
 
}}
 
}}
'''道德真經集註''',[[彭耜]]纂集。約成書於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原書為十二卷,《[[正統道藏]]》本分為十八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此書凡集宋人注二十家,以宋徽宗注居首,稱「政和御注」,其他十九家即[[陳景元]]、司馬光、蘇轍、王安石、[[王雱]]、[[陸佃]]、劉【既木】(左既右木)、[[劉涇]]、[[曹道沖]]、[[達真子]]、[[李文]]、[[陳象古]]、[[葉夢得]]、[[劉驥]]、[[ 朱熹]] 、[[黃茂材]]、[[程大昌]]、[[林東]]、[[邵若愚]]。此二十家注中,大都亡佚,集注所存,實珍貴資料。
+
'''道德真經集註''',[[彭耜]]纂集。約成書於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原書為十二卷,《[[正統道藏]]》本分為十八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此書凡集宋人注二十家,以宋徽宗注居首,稱「政和御注」,其他十九家即[[陳景元]]、司馬光、蘇轍、王安石、[[王雱]]、[[陸佃]]、劉【既木】(左既右木)、[[劉涇]]、[[曹道沖]]、[[達真子]]、[[李文]]、[[陳象古]]、[[葉夢得]]、[[劉驥]]、朱熹、[[黃茂材]]、[[程大昌]]、[[林東]]、[[邵若愚]]。此二十家注中,大都亡佚,集注所存,實珍貴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18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18頁。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Category: 南宋道教經典]]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Category: 南宋道教經典]]
 
[[en: Collected Commentaries on the True Scripture of the Way and its Power]]
 
[[en: Collected Commentaries on the True Scripture of the Way and its Power]]

2013年8月26日 (一) 16:45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道德真经集注(彭耜)
编  著:彭耜
卷  数:十八卷
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恃己长字号
涵芬楼本第398-402册
新文丰本第21册
三家本第13册
道藏提要:编号702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道德真经
第11册
 

道德真经集注彭耜纂集。约成书于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原书为十二卷,《正统道藏》本分为十八卷,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此书凡集宋人注二十家,以宋徽宗注居首,称“政和御注”,其他十九家即陈景元、司马光、苏辙、王安石、王雱陆佃、刘【既木】(左既右木)、刘泾曹道冲达真子李文陈象古叶梦得刘骥、朱熹、黄茂材程大昌林东邵若愚。此二十家注中,大都亡佚,集注所存,实珍贵资料。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