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 |編著= |卷數=五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戒律類 |正統道藏字號=雨 |涵芬樓本冊數=77-78 |新文豐本冊...')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2
 
|中華道藏冊數=2
 
}}
 
}}
'''《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簡稱《四極明科》。早期[[上清派]]經典,約成書於東晉南朝。[[陸修靜]]《[[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已引用此書。五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戒律類。此書 假託 太上道君授太真玉帝,內言授受、誦持及佩服道教上清派經訣符籙之科律。全書分為五部分,即太玄上宮女青律文、太玄下宮女青律文、太玄都左宮女青律文、太玄右宮女青律文、太玄都中宮女青律文。每部各有科律二十餘條,合計為一百二十條。各部律文之前先分別列舉青帝玉司君、白帝玉司君、赤帝玉司君、黑帝玉司君、黃帝玉司君之姓名、服飾、侍從及職守,然後為律條。前四部律條主要列舉傳授經訣符籙之名稱、來源、內容、功用,以及道士違反科律,輕傳或洩露經典符籙應受何種處罰。第五部分為受持科律、誦經佩符之法式。全書列舉的經典符籙名稱多達百餘種,以早期上清經為主,兼及靈寶、三皇等經。是為研究六朝道教典籍之重要資料。
+
'''《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簡稱《四極明科》。早期[[上清派]]經典,約成書於東晉南朝。[[陸修靜]]《[[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已引用此書。五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戒律類。此書 太上道君授太真玉帝,內言授受、誦持及佩服道教上清派經訣符籙之科律。全書分為五部分,即太玄上宮女青律文、太玄下宮女青律文、太玄都左宮女青律文、太玄右宮女青律文、太玄都中宮女青律文。每部各有科律二十餘條,合計為一百二十條。各部律文之前先分別列舉青帝玉司君、白帝玉司君、赤帝玉司君、黑帝玉司君、黃帝玉司君之姓名、服飾、侍從及職守,然後為律條。前四部律條主要列舉傳授經訣符籙之名稱、來源、內容、功用,以及道士違反科律,輕傳或洩露經典符籙應受何種處罰。第五部分為受持科律、誦經佩符之法式。全書列舉的經典符籙名稱多達百餘種,以早期上清經為主,兼及靈寶、三皇等經。是為研究六朝道教典籍之重要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57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57頁。
 
[[Category: 洞真部戒律類]][[Category:南北朝道教經典]][[Category: 上清派]]
 
[[Category: 洞真部戒律類]][[Category:南北朝道教經典]][[Category: 上清派]]
 
[[en: Sworn Code of the Four Poles of the Jade Emperor]]
 
[[en: Sworn Code of the Four Poles of the Jade Emperor]]

2016年1月30日 (六) 15:16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
编  著:
卷  数:五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 雨字号
涵芬楼本第77-78册
新文丰本第5册
三家本第3册
道藏提要:编号183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洞真上清经
第2册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简称《四极明科》。早期上清派经典,约成书于东晋南朝。陆修静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已引用此书。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此书以太上道君授太真玉帝,内言授受、诵持及佩服道教上清派经诀符箓之科律。全书分为五部分,即太玄上宫女青律文、太玄下宫女青律文、太玄都左宫女青律文、太玄右宫女青律文、太玄都中宫女青律文。每部各有科律二十馀条,合计为一百二十条。各部律文之前先分别列举青帝玉司君、白帝玉司君、赤帝玉司君、黑帝玉司君、黄帝玉司君之姓名、服饰、侍从及职守,然后为律条。前四部律条主要列举传授经诀符箓之名称、来源、内容、功用,以及道士违反科律,轻传或泄露经典符箓应受何种处罚。第五部分为受持科律、诵经佩符之法式。全书列举的经典符箓名称多达百馀种,以早期上清经为主,兼及灵宝、三皇等经。是为研究六朝道教典籍之重要资料。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