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仙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續仙傳 題溧 水縣令沈汾撰。 道教神仙傳記 上中下 三卷 。前有作者自序 謂編此書以資學 之人談柄,「用顯 仙」 據今人陳國符考證,作者為 五代 楊吳人 則此書出於五 代。<ref>《道藏源流考》下冊,中華書局1963年版</ref> 上卷載玄真子、藍采和、 朱孺子 「飛昇」一十六人,內女真三 人。中卷載孫思邈、張果、 許宣平等「隱化」一十二人。下卷載[[司馬承禎]]、閭丘方遠、聶師道等 「隱化」八人。計三十六人。其中既有虛構的神仙,也有神仙化的歷史人物,可資研究唐代道教之用。收入《[[正統 藏]]》洞真部記傳類
+
{{dzindex
 
+
|書名=續仙傳         
 +
|編著=沈汾
 +
|卷數=三卷
 +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記傳類
 +
|正統道藏字號=惟
 +
|涵芬樓本冊數=138
 +
|新文豐本冊數=8
 +
|三家本冊數=5
 +
|道藏提要編號=294
 +
|中華道藏分類=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
|中華道藏冊數=45
 +
}}
 +
''' 續仙傳''' 五代南唐國潥 水縣令沈汾撰。 北宋《崇文總目》已著錄 原書 三卷, 收入《[[正統 藏]]》洞 部記傳類。《[[雲笈七籤]]》卷一一三亦節錄其文 書中主要記述唐朝及 五代 道士修道成仙之事跡 可資研究唐 道教之用 。上卷載 修道飛升者十六人,有 玄真子 (張志和) [[ 藍采和]]、[[謝自然]] 戚逍遙 等人。中 下二 卷載 修道隱化者二十人,有[[ 孫思邈]] [[ 張果]] 、[[司馬承禎]]、[[ 閭丘方遠]] [[ 聶師道]] 著名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929頁。
+
* 胡孚琛主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1頁。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二卷,第417至420頁。
+
[[Category: 洞真部記傳類]][[Category: 五代 道教 經典]][[Category: 神仙高道傳]]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1頁。
+
[[en: Supplementary Lives of Immortals]]
#朱越利:《 道教 要籍概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109至110頁。
 
 
 
==註釋==
 
<references/>
 
[[Category:神仙高道傳]]
 
[[en:Supplement to the Biographies of the Immortals]]
 

2013年10月3日 (四) 08:47的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續仙傳
編  著:沈汾
卷  數:三卷
正統道藏:洞真部記傳類 惟字號
涵芬樓本第138冊
新文豐本第8冊
三家本第5冊
道藏提要:編號294
中華道藏: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第45冊
 

續仙傳,五代南唐國潥水縣令沈汾撰。北宋《崇文總目》已著錄。原書三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記傳類。《雲笈七籤》卷一一三亦節錄其文。書中主要記述唐朝及五代道士修道成仙之事跡,可資研究唐代道教之用。上卷載修道飛升者十六人,有玄真子(張志和)、藍采和謝自然、戚逍遙等人。中下二卷載修道隱化者二十人,有孫思邈張果司馬承禎閭丘方遠聶師道等著名道士。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1頁。